武林百科

搏击和散打有哪些不同之处?

发布时间:2024-03-08 14:28:33

搏击和散打是两种不同的格斗体育竞技项目,它们的对抗性形式都是以实际战斗为基础,然而它们在运动背景、武打特点和动作形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起源地、定义、格斗形式、内容、宗旨、比赛规则和知名度都有所不同。

发源地不同

搏击运动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它主要是从空手道竞技演化或转型而来。第一任“WKA世界自由搏击协会”主席是美国人霍华德-汉森。随后,搏击运动在欧美、亚洲和北非等地获得了广泛的发展。

散打起源于中国的散手武术,古代有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后来吸纳了中国中华武术各种实战格斗技巧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并传承并弘扬着。

运动的定义因人而异。

搏击,又被称为自由搏击(KickBoxing),是一种站立格斗技术,可以通过搏击和踢腿来攻击对手。它的定义很广泛,不受限于任何固定的招式和套路,而是能够根据实战情况自由发挥,风格开放,突出个性。

散打起源于中国传统的散手,融合了西方搏击术的优点,并融入了中华武术中踢、打、摔等防御技巧,形成一种能够制服对手的格斗方法。

格斗形式各不相同

搏击运动主要采用拳头的打击技术,结合了东方武术、摔跤和西方搏击的综合技巧。运动员可以灵活运用拳头、脚、肘、膝和摔跌等技术,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目标是最终击倒或战胜对手。

散打是一种格斗技术,以徒手搏击和格斗为特点。它注重使用手、脚、头、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身体部位进行攻击,同时注重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踢击、抓取、倒地和摔打结合的防御技术。

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

搏击运动包括手部和脚部的攻击技巧,融合了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柔道、韩国跆拳道、泰拳以及西方搏击和摔跤等多种元素。

散打是中国中华武术的一种,它包括了散手、相搏、摔倒和技击等多种技术,同时还吸收了西方搏击技术的实用精华。

运动目标不同

搏击运动以“无限制自由比赛”的理念为基础,强调运动比赛的商业化和专业化程度高。它没有对参赛者的资格限制,允许进行全接触的搏击比赛,并强调以个性风格为特点,通过坚韧不拔的抵抗和实战技巧来战胜对手。

散打的目标在于提升身体素质、交流技术、自我防卫,以弘扬武道精神、传承武术智慧、传播民族精神。同时,它也是一项适合全民健身的运动。

比赛的规则是不一样的。

自由搏击比赛规定参赛双方上身需赤裸(或穿短袖衫、背心),下身穿长裤,手戴拳套,脚穿护具(可不穿),进行全接触格斗;比赛结果以点数决定胜负,并采用三次击倒规则(若在一场比赛中被击倒三次,比赛终止);严禁攻击喉部、下腹、肾脏区域、背部、关节、盆骨、后脑以及颈部,并禁止使用肘部、掌刀、头撞、拇指和肩膀攻击对手。

散打比赛规定双方必须佩戴护具上场,包括护齿、拳套、护盾、绑带、护裆等防护用具;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严禁对敲击对方的后脑、颈部和裆部,并且不能以踩脚、头、肘、膝顶击以及反关节动作攻击对方。

知名度不同

自由搏击是西方最先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格斗运动之一,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和职业性质。国际武术界视其为最高形式的武道格斗,也是唯一能真正感受到武道水平和选手实力的方式。在当今的国际武术界独具特色,在世界格斗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些世界顶级赛事,如综合格斗赛(MMA)、终极格斗冠军赛(UFC)、国际站立格斗赛(K-1)等享有很高的声誉。

散打是中国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武术,虽然非常出色,但其传播范围主要是在中亚等第三世界国家,而不是欧美等发达城市,所以其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格斗比赛的刺激性和商业化的局限也是散打在国际上知名度和认同水平不如自由搏击的原因之一。